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展 > > 内容页

高希希、朱苏进版《三国》相对三国演义与三国史的出入对比

2023-08-27 01:15:39 来源: 哔哩哔哩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称新三国标榜是“三国历史剧”,所以我们来看看,高希希、朱苏进版《三国》究竟是不是真的是“历史剧”。

注:如果演义部分遵循历史,便不再说明。

注2:基本遵循时间顺序,但可能会有一些颠倒,无伤大雅。


(资料图)

注3:本文只是作一个证明看新三国是不是真正的“历史剧”。

注4:不可避免地会拿出老版三国进行对比,这个……没办法。

剧情点1:桃园结义

新三国:一个大概数十秒的短暂镜头。

演义描写:第一回得有一大半是桃园结义,就算折合成新三影视剧,15分钟不过分吧?

正史记载:桃园结义本身并无记载,但是刘关张三人关系亲密是事实。此外三人年龄排序演义与正史不同。

雷点相关:详略不当的典型。此外布景十分草率。

个人评价:刘关张三兄弟的故事可以说是整个三国故事前中期的大核,身为主角登场竟然如此草率,在国道上聊了几句有的没的就过去了?

剧情点2:董卓之乱之前的剧情

新三国:将黄巾之乱、十常侍之争等等内容全部用旁白带过,有的(比如张飞鞭督邮)甚至直接写都没写?!

演义记载:十常侍之争、张飞鞭督邮占了三国演义第二集所有标题。

正史记载:个别内容有出入,比如鞭打督邮的实际上是刘备。

雷点相关:西凉披头士

个人评价:

首先是关于服化道:中国飞碟盔的起源应该归于隋唐时期出现的四瓣盔,它在之后几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变为了铁笠,并在之后演化为了我们后来所说的中式碟型盔。西凉军人均飞碟盔显然是穿越产物。

第二是关于束发的问题,三国人物,尤其是三国汉族,99%都应该束发。少部分半束发,紧急情况披发。董卓虽然起身西凉,但仍为汉人。当然整部新三的西凉人物全是披发,后面马超更是重量级。

剧情点3:曹操刺董

新三国:前期王允不宴请曹操,后来又放他入宴了,折腾了半天口水戏。

演义记载:王允请曹操了。

正史记载:曹操原本确实和董卓同朝共事,但曹操认为董卓不行,所以自己离开了。

雷点相关:王允享年55,举办六十大寿寿宴。

个人评价:逻辑混乱的一段。

①新三国许多时候都存在两人对话,第三个人听不到这样的情形。就曹操一声“国贼董卓”,左右侍卫就可以当场把曹操下狱了。

②王允举办寿宴欲盖弥彰,原本对曹操有所怀疑,却在曹操入宴之后又直说董卓祸乱宫廷的事情。

③董卓提到袁绍集结了十八路诸侯,但是在那时候,十八路诸侯根本没有形成,甚至他眼前就站着其中一路。

剧情点4:误杀吕伯奢

新三国:内容本身正常,但是情节上一堆问题。

演义记载:确有此事,细节有出入。

正史记载:与演义差距较大。吕伯奢的儿子的确觊觎曹操钱财,所以被杀;捉放曹本身并非陈宫所为,而是未记载姓名的一位县丞。此外事情的先后颠倒,先杀吕伯奢后捉放曹。(可参阅地图,从洛阳向东逃难自然是先经过成皋县,再到中牟县,最后回到亳州)

雷点相关:曹操自杀式报家门,陈宫人格分裂贼喊捉贼。

个人评价:同样逻辑混乱的一段。

①曹操当众说明情况,就算吕伯奢没有害人之心,万一有家丁高密呢?

②新三里吕伯奢的家里那么大一个围墙,又是护院又是家丁的,还有武器,干不过一个曹操?

③是陈宫先起了疑心,反而开始怪罪曹操,曹操的状态也是反复无常。

④后续给曹操加戏,曹操说要赐吕伯奢丹书铁券?!

剧情点5:十八路诸侯

新三国:刘备三人白身会盟,经曹操引荐后入盟,斩华雄后成为“第十九路诸侯”。曹操在刺董前,十八路诸侯已形成,曹操刺董失败后加入(可曹操你自己也是十八路之一啊)。

演义描写:刘备系公孙瓒部下,随公孙瓒会盟。曹操是举办方(袁绍的确是盟主)。

正史记载:诸侯讨董确有其事,但规模、成员与演义等差距甚大,例如无刘备相关描写,袁绍并非盟主,公孙瓒在打高丽没参与等等。

雷点相关:“天下谁人不识君”、西凉披头士。

个人评价:这一部分等于说刘备破黄巾、鞭督邮,担任平原县令等诸事全部抹除,让刘备在这时候白手起家了。

剧情点6:华雄(一作“叶雄”)

新三国:华雄主动前往十八路诸侯营地挑战,连杀俞涉、潘凤,后被关羽击杀。(所以此版三国中祖茂此时并未死去)此外,部分版本中字幕有误,潘凤应为韩馥部将,结果字幕表示是刘岱部将。

演义描写:华雄抵抗并反击孙坚军队,反杀祖茂后再去的十八路诸侯营地。

正史记载:孙坚出击讨董,被徐荣击败,后收拾残军反攻董卓军队,击杀了华雄。另部分学者称华雄应为“叶雄”。

雷点相关:“叉出去”“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给董卓手下武将排名结果去掉了一些很强的角色,比如徐荣(徐荣这个人在演义和正史待遇天差地别,演义里就是一龙套,被曹仁给灭了,正史里他先后给董卓干碎了好几个精锐,曹操、孙坚都遭到过徐荣的猛击)

个人评价:经典爽文写法。

首先,你是照演义去拍的,其次你拍了个啥?

好吧我们姑且认为咱们这是活跃气氛,可是您既然是历史剧,斩华雄的就是孙坚啊。

剧情点7:三英战吕布

新三国:因刘备与十八路诸侯不和,准备离去,经曹操“激将”后,触发三英战吕布桥段,且结局改为刘备放走了吕布。

演义描写:董卓杀死袁隗后主动出击,吕布在虎牢关大杀特杀时触发此桥段,吕布虚刺刘备制造了缺口逃亡成功。后因张飞等欲追杀董卓等,引发其他诸侯不满,埋下了散场祸根。

正史记载:无此桥段

雷点相关:“我堂堂吕布,为何成了三姓家奴?!”然后张飞还给他解释了一通,凤仙儿还听得津津有味。

个人评价:不是每个人都能义释xxx的。

剧情点8:孙坚之死

新三国:前半部分正常,后半部分出使刘表的变成了孙权。

演义描写:是桓阶出使。

雷点:孙权唯一高光时刻。

个人评价:这部分单独拎出来说,是因为新三对于“外交官”的选角就凸显一个字:烂!

孙坚死后出使刘表的人,从桓阶变成了孙权

劝降马超的人,从李恢变成了诸葛亮

出使东吴,促成吴蜀再度结盟的人,从邓芝变成了马谡

下诈降书的,从阚泽变成了黄盖……啊不是,他甚至直接找了个龙套,然后这个龙套直接去世了……后面我再继续吐槽这个。

我不认为新三缺少找几个跑龙套的角色的钱,何况这些龙套戏份本来就不多,一个镜头拍一天,撑死五百不能再多了。

让这些重要角色去当“外交官”看起来是增加角色高光时刻,实际上根本不合逻辑,我是马超,我当场劫持诸葛亮看你大耳贼撤不撤兵就完事了。哦,大概不会,就新三那俩人关系……

剧情点9:吕布、董卓与貂蝉

新三国:吕布和貂蝉在董卓迁都洛阳时相识。后吕布因舍不下貂蝉错过突围机会而被杀,貂蝉在安葬吕布后,在曹操翻牌之际自杀。

演义描写:吕布和貂蝉系迁都后在王允府上相识,而董卓死后,仅有吕布取回貂蝉的描述,后续也说貂蝉亦无出(没有子嗣)的描写,未交代结局如何,但根据背景时代相似的《孔雀东南飞》猜想,以及当初貂蝉委身吕布的真实原因分析,其与吕布并不会有多少感情,待遇也不会多好。

正史记载:无貂蝉。但吕布确实因董卓侍女有染而对董卓有杀心。

雷点:吕布貂蝉谈恋爱占了一大部分内容。

个人评价:貂蝉,古代为数不多的“烈女”虚拟形象,就这么给糟蹋了?貂蝉本人是个烈女,她是为了国家大义牺牲贞洁,对吕布能有什么感情?(所以老三里对貂蝉结局的改动我非常喜欢,一个为国家大义舍生忘死,奉献一切的女神,略地攻城志已酬,陈辞欲伴赤松游,这是她最完美的结局。虽然私底下我还是把貂蝉当H同人女主大肆调教,我为此忏悔,忏悔完了不改,接着调教)

剧情点10:董卓之死

新三国:反攻长安系郭汜提议。吕布在王允一意孤行之际,听从陈宫建议逃离了长安,此时陈宫便投入吕布门下。

演义描写:反攻长安系贾诩提议。吕布抵抗李郭二将,但不敌。此外新三去掉了王允杀蔡邕的桥段。

正史记载:贾诩提议反攻长安。吕布被部将背叛,逃出长安。

雷点:王允怒扔天子诏。

个人评价:新三整个作品都对皇帝的态度很草率,强化其“礼崩乐坏”的情境,这么一来就显得每个人都带点B王成分。

但实际上王允这个人整体上也算是晚节不保,杀蔡邕,拒绝李傕郭汜的投降这两件事等于把一盘即将翻盘的好棋给又灭了……这个算是新三对人物“临死智商强行下线”的一个歪打正着的改动?

剧情点11:救陶谦

新三国:刘备向公孙瓒借到赵云,此时赵云归顺刘备。仅刘备救援陶谦。此外曹操“为报父仇”攻打陶谦的计划基本变成了一个故意为之的策略。

演义描写:刘备、孔融等均来援救陶谦。此时赵云仍在公孙瓒治下。

正史记载:陶谦是否指使杀害曹嵩,说法不一。刘备、田楷等前来支援,但此时曹操已经大肆屠城,徐州损失惨重。

雷点:曹操盖饭的来源。

个人评价:这部分是引发曹操人生污点——屠城的导火索,反而被阴谋论化了。曹操该发疯的时候,反而不发疯了。而且连荀彧的格局也被一并拉低了,当荀彧亲口说出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这个人就彻底毁了,你后面再骂枯木败草,再骂无一骨节,再拔剑自刎,都救不回来了。

剧情点12:杀王垕、割发代首

新三国:本身剧情无太大差别,这里我批判的是演技问题。

雷点:春秋胡言乱语

个人评价:往往,一个高明的领导都有过人之处——但不是奇葩之处啊!

剧情点13吕布与徐州(包含白门楼)

新三国:曹豹成为吕布表弟。陈珪陈登形象单一化,完全成为曹操部属。高顺被删除。白门楼劝降张辽桥段简化。增加送行陈宫桥段,吕布改为射死。貂蝉殉情。刘备败投曹操改成了曹操设计,将驱虎吞狼的计策大幅简化。

演义描写:曹豹为吕布丈人。陈珪陈登与刘备关系亦不错。夏侯惇、高顺等桥段均在这里被表现。吕布被缢死,高顺死,陈宫独自下楼领死。貂蝉无结局描述。驱虎吞狼和刘备投曹是两回事。

正史记载:侯成、魏续、宋宪先将陈宫送至曹操处,后吕布欲令下属将自己带出投降,下属不忍。后有白门楼相关。驱虎吞狼和刘备投曹是两回事。

雷点:“谁,做吕布的义父,谁就不得好死!”

个人评价:这一部分把吕布、刘备、曹操的三家争斗写得极为草率。曹操仿佛知道自己是胜利者,直接跟刘备摊牌;此外对话问题在这里再次出现。

剧情点14:衣带诏事件

新三国:汉献帝给刘备、董承均下诏。曹操将秦庆童处死,但并未斩断吉平手指。曹操杀死董承之女董贵妃,并令其女上位。王子服等其他参与人员消失。曹操将跟随刘备的朱灵(后来的一些版本改为朱金,包括原文配音也是朱金)路昭尽皆处死。刘备偷袭曹操不成,部队打散。增加了刘备派糜芳劝袁绍出兵,袁绍不从,许攸劝谏被打的桥段。后来许攸引荐刘备投靠袁绍。

演义描写:汉献帝最先给董承下诏,其余人为董承召集。并未说明曹操处死秦庆童,但说明了曹操杀尽董承全家,由于秦庆童系首告谋反,“谁敢诛之”情节存在,不确定其是否死去。吉平十指均被斩下。董妃并非皇后,且原著中系董承的妹妹(原文:贵妃乃董承之妹,帝幸之),当时的中宫皇后为伏皇后,她在关羽单刀赴会期间与父亲密谋杀曹操事泄,随后死去,那时候曹贵人才上位。王子服等在曹操前往董承府前已被拿下,后一并处死。朱灵、路昭后返回曹操治下,朱灵更是一路迁升。但后来有刘备俘虏刘岱、王忠并放回,曹操欲杀二人而被孔融劝解的相关描述。此时有孙乾去访问袁绍的桥段,但无果。

正史记载:先煮酒论英雄,后刘备加入董承联军。董承为“国舅”,“国舅”乃皇后、太后弟兄的称谓,而汉灵帝之母董太后系董承的姑姑,且汉灵帝至汉献帝已经经历二帝,以此称董承为“国舅”似乎不妥,故而笔者认为董贵人应当是董承的妹妹。车胄死于衣带诏事发之后。劝谏袁绍袭击许昌的是田丰。刘备投靠袁绍系青州刺史袁谭引荐。

雷点:“放肆!敢搜我的身我砍你的头!”、曹操摇摇车、刘备地摊文学。

个人评价:关于董妃和董承关系,根据辈分论,像是董承女儿,但演义原文确系“妹妹”。这个是演义本身的误差,新三倒给改对了。

但是新三在这些一两分的犄角旮旯的小问题上答对有什么用,一个煮酒论英雄扣你65分你还有及格的机会吗?

最后请跟我一起背诵刘备在煮酒论英雄里的著名诗篇。

风从虎,云从龙。龙虎英雄傲苍穹。——于和伟《煮酒论鹰熊》

剧情点15:千里走单骑

新三国:胡班、裴元绍、廖化的内容被删除。之前赵云被曹操打散,此次系回归。

演义描写:此次赵云系归顺。

个人评价:

古城相会的剧情感染力极差。

张飞的形象被毁了,张飞在芒砀山古城当县令是为了东山再起,绝对不会出现新三那样的情况,否则有一千场哗变送张飞去死。

斩蔡阳也是经典爽文写法,关羽对兄弟都放不下架子。

剧情点16:官渡之战

新三国:曹操全程基本碾压,除粮草问题。出现张郃归顺时期错误的问题。第一战使诈讲和。双方的谋士剧情均被缩减,许攸与田丰不和。出现刘备救应袁绍的剧情,但设定上刘备此时已然决定投靠刘表。

演义描写:曹操前期每次均为险胜,且很长一段时间“敌强我弱”的情况并未改变。刘备欲偷袭许昌,但因曹操得胜班师作罢,后投靠刘表。

雷点:“袁绍逃了!!!袁绍败了!!!斩杀袁绍!!!他若不死,必然复来!!!斩杀袁绍!!!斩杀袁绍!!!斩杀袁绍!!!!!

个人评价:这一集里可以看出,编剧对数量单位的定义似乎被扭曲了。两家随随便便就ALL IN,我打德州扑克都不敢这么玩啊!而且新三对曹操和袁绍的战前能力,完全因结局而改写了。

另外,新三官渡之战删去袁绍方许多的角色的戏份。包括但不限于:

甄姬。新三最喜欢拍的恋爱戏,这是多么好的发挥机会,曹丕在遇到郭女王之前和甄姬的恋情还是很不错的,你丫怎么不拍了?哦新三那个曹丕啊,我是甄姬我就殉情了。

逄纪:这个人是压死田丰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这口锅甩给许攸了。另外逄纪还逼反了张郃。

审配、沮授:两大河北义士。

辛毗、辛评:虽然说实话辛毗算是被黑了,原著没有辛评让审配杀自己全家的戏份,实际上辛评反而是个反面角色,反倒是辛毗在曹魏那边一路升迁,这点魔改的反而是老三。

荀谌:这个人虽然在官渡之战上没有描写,但是他是劝降韩馥的说客。他的弟弟(一说哥哥)倒是很有名,就是荀彧。

剧情点17:回马荐诸葛、三顾茅庐

新三国:徐庶真名在刘备拜访水镜时已被刘备得知。张飞真的把茅庐烧了。

演义描写:徐庶真名为程昱点破。张飞欲放火,被关羽劝阻。

雷点:“不可惊扰,先生真乃奇人也!”此外还有诸葛亮的服饰问题,左衽的意思请自行搜索。

个人评价:

披发、左衽,你跟我说这是诸葛亮?

直接烧房子,你跟我说这是张飞?

我不能理解,完全不能理解。

剧情点18:刘琮投降、单骑救主

新三国:刘备烧博望坡后立即逃亡。刘琦被送到许昌,蔡夫人结局不明。

演义描写:刘备烧博望坡后还有后续的一段剧情才开始携民渡江。刘琦被封为青州刺史,蔡夫人随行,后来二人均被于禁杀死。

正史记载:刘琦及蔡夫人降曹后结局不明(只知道确实被送青州了),携民渡江确有此事(是确有此事!这是我永远敬佩昭烈帝的原因,也是昭烈帝无人能蒙蔽的高光时刻)。

雷点:江夏?天哪!

个人评价:整体给人一种曹操啥都不怕的感觉。原著中曹操气得要对孔明也来一套对徐庶的戏码,结果新三仿佛曹操志在必得。

剧情点19:孙策之死

新三国:孙策投靠袁术,要走程普等四人后前往江东成事,相遇周瑜。后来孙策遇刺身亡,大乔被众人排挤引退,周瑜和孙权出现不和。且孙策死亡时间被延后数年。

演义描写:祖茂已在董卓之乱时死去。大乔仅在孙策临死前有出场,被嘱托后事。孙策遇刺后,杀死于吉,被诅咒缠身死去。

正史记载:三国没几个吕后,真的。

雷点:整个江东全是雷点。

个人评价:虽然东吴大都督的确高危,孙权晚年也确实沉迷宫斗,但是,即便我是季汉粉,我也认为孙权的黑化至少是在公元215年之后。此外沙溢老师在本剧表现不佳。

剧情点20:群英会、草船借箭

新三国:群英会时小乔舞剑,会后,曹操处斩蒋干。铁索连环为于禁提出。

演义描写:蒋干在坑死蔡瑁张允后还为曹军引荐了一位大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后又救走徐庶。群英会和连环计之间还有几个段子,不急。

正史记载:蒋干的确前往东吴游说,但无果,也无下文。草船借箭系孙权所为。

雷点:小乔成营妓了。

个人评价:群英会让小乔舞剑约等于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就这还打啥啊,大乔被你们排挤出去守寡,小乔我看你也不珍惜,不如全都送给阿瞒吧。

草船借箭整体上毛病不算太大,唯一的改动是周瑜在诸葛亮下军令状之后的那一番说辞——“只是想折辱他一下”?!我不知道是不是想模仿老三淡化周瑜对诸葛亮的敌意,却不想照抄答案所以故意改了几个地方。但正确答案是π的题你把答案改成32就等于你做错了啊!

剧情点21:苦肉计、诈降书

新三国:黄盖被打后,东吴派一个不知姓名的龙套使者劝降,曹操将东吴使者斩杀。后来蔡中蔡和送信之后曹操才勉强相信。

演义描写:阚泽去曹操处下书并巧妙化解危机全身而退,后来还引荐了陆逊对抗刘备。

正史记载:黄盖只是献计诈降,而无苦肉计相关。

雷点:把人使者斩了接受人家投降?

个人评价: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三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剧情点23:借东风

新三国:借东风时是小乔救走诸葛亮。

演义描写:借东风时是赵云接应了诸葛亮。

正史记载:借东风事件应系杜撰。

雷点:小乔一气周公瑾

个人评价:小乔是我在接触三国相关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寓言故事《孔融让梨》、《三国演义》青少年白话版、《三国演义》文言文版、戴敦邦老师绘制的《三国演义》插画、三国杀、初中课文《出师表》、神将世界、三国无双、少女回战等等等等)里,第一个起性欲的角色,新三国是想把我这股性欲憋下去吗?

剧情点24:赤壁之战

新三国:曹操三笑的变化。

演义描写:本身无太大区别。

正史记载:华容道是刘备方失误迟到了。

雷点:我不能走啊,云长!

个人评价:曹操在败逃之际的疯批表现,足够手下残兵发起一百场哗变。事后对关羽的责罚成了刘关张和诸葛亮之间不和的导火索,更是离谱。

剧情点25:夺四郡

新三国:孙权打合肥成了牵制周瑜的策略。打零陵,邢道荣名场面。打武陵被跳过。打桂阳抓阄事件,后赵云义释陈应,赵范使计困住赵云,但被陈应放走赵云。打长沙,魏延造反杀韩玄,刘备请黄忠出山。

演义描写:孙权打合肥是他自己想打。打零陵,邢道荣是个跑龙套的。打桂阳,赵范欲投降,陈应等欲刺杀赵云,失败被杀。打武陵,张飞打败太守金旋,金旋部将巩志杀金旋,后巩志成为武陵太守。打长沙,与新三差距不大(除了人设)。

正史记载:四郡皆望风而降(包括在演义中死去的韩玄等,实际上并没有被杀,而是一起投降了)。打合肥亦有记载。

雷点:说出吾名,吓汝一跳!

个人评价:为什么要拿大声势去塑造一个邢道荣?此外我早就说过整个江东全是雷点。

剧情点26:甘露寺

新三国:此事件引发了关张二人与诸葛亮不和的桥段。周瑜用计是为引发荆州内乱。刀斧手是吕蒙派人做下。赵云劝阻刘备,被刘备赶回荆州,后又被诸葛亮打一顿,回到江东。张飞救刘备心切掀桌子。接应刘备回荆州的是黄忠魏延。张飞关羽欲起事,气走诸葛亮,后诸葛亮被刘备接回。孙夫人存在感骤减,而且前后人格分裂,一边说是为了江东的安危,一边帮刘备脱困和哥哥还有周瑜作对(虽然看样子是为了压制周瑜军权)。此外马谡成了诸葛亮的学生,且在此时跟随诸葛亮多年。

演义描写:周瑜此计是为以刘备为质要回荆州。刀斧手是吕范派贾华设下。开第二个锦囊前,赵云只是欲见刘备,而不被接待。此期间无荆州部分的描写,想必荆州这边,关于将计就计的问题已经商议好了。接应刘备的是诸葛亮等人。马谡在刘备攻下荆州后才随哥哥马良担任从事,并非与诸葛亮早早相识。

正史记载:全文均为杜撰,虽确有刘备娶孙权之妹的联姻,但与周瑜无关。周瑜的确提出过软禁刘备的策略,但并非此事。

雷点:接着奏乐接着舞。这江东到底你是主还是我是主。我看你是舍不得这张帅案吧!

个人评价:这一段可以说是完全为了勾心斗角而勾心斗角。如果周瑜设计是为了荆州内乱,荆州都乱成这样了还在看热闹吗?另外孔明全程受气,完全不懂得安抚人心,包括前面华容道后的剧情也一样。

剧情点27:凤雏归队

新三国:庞统在周瑜葬礼出言不逊被赶走,后前往荆州,化名龙广担任耒阳县县令。另外本剧中铁索连环是于禁提出,庞统却说是自己设的连环计(这一部分官方片源已删改)。

演义描写:庞统回到东吴后因相貌丑陋被疏远,后来经介绍来到刘备治下,但并未化名。

正史记载:庞统和东吴部将关系不错,并一同为周瑜送丧。庞统前往耒阳县后,系诸葛亮与鲁肃劝刘备重用庞统的。

雷点:庞统在这部剧里也是个雷,可惜了孟庆和了。

个人评价:就记住庞统丑了是吧?

剧情点28:马腾之乱

新三国:赤壁战败后,曹操整训军马时发现了化名“马横”的司马懿。班师时马腾已经开始执行刺杀曹操的计划。马腾欲与黄奎里应外合刺杀曹操,但被黄奎妻弟苗泽告密,事泄被杀。黄奎被拷打,临死反咬曹丕一口,引发曹操测试曹丕的桥段。后来马超来报仇,抹书间韩遂的事件的主谋成了曹操。

演义描写:司马懿是在赤壁战败后被曹操强行征召的,而非早已成为曹仁幕宾。何况此时司马懿基本没有任何戏份。黄奎反咬曹丕的事件不存在。抹书策略的提供者为贾诩。

正史记载:马腾是因马超造反而被牵连杀害。司马懿是在赤壁战败后被曹操强行征召的,而非早已成为曹仁幕宾。

雷点:马超四连。

个人评价:我搞不懂的是,编剧知道马腾搞事的时候有个黄奎内应,还有苗泽为了李春香(在新三中叫做香君)而告密的事情,怎么连一些很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明白?此外抹书间韩遂的剧情被改得一团乱,很多地方逻辑不通。

另注:“司马懿”三字读音全程错误。“懿”应为四声,而非二声,虽然很多人都犯这个错误。

剧情点29:立嗣之争(曹操篇)

新三国:曹丕毒杀曹冲,而曹丕真正的敌人曹植反而戏份不多。

演义描写:演义对曹冲描写极少。杨修与曹植交好,为其出谋划策而被曹操厌恶,引来杀身之祸。

正史记载:曹冲确系病死,但与曹丕无关。

雷点:曹操的反应。

个人评价:曹操这个人的确心狠手毒,但是我不相信他教育后代的时候也传授这样的价值观,难道他的核心就是要培养一个死不认账的赖皮?

另外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曹操的继承人的顺序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冲,因为前四个是正妻卞夫人所生(实际上当时正妻丁夫人没有亲生儿子,第二夫人的儿子曹昂被曹操一炮干碎了,卞夫人在这里也是按顺序排下来的),曹丕算是个庶子。所以曹丕要提防兄弟,首先要小心的应该是曹彰曹植曹熊,就算要针对曹冲,曹冲要搞你的话必须要通过母亲上位这条路才能方便快捷,否则就算曹冲干死曹丕,他的下一个对手曹彰也可以当场把曹冲咬碎。

剧情点30:张松献图

新三国:曹操赶走张松成了曹操本身的战略。后来投靠刘备,献图不成,后因庞统欲让刘备“出师有名”而被出卖杀死。

演义描写:曹操见张松丑陋,故不待见,与战略无关。虽然刘备打刘璋的确碍于名誉,但张松此时是误解了刘备假意回荆州的用意,主动劝刘备出兵,事泄被杀的。

雷点:我跟你开玩笑呐!

个人评价:完全站在上帝视角去刻画曹操了属于是。

剧情点31:凤雏落坡

新三国:落凤坡地理位置错误。庞统自知落凤坡有埋伏,故率先前往,中计被杀,临死交代真相。

演义描写:落凤坡地理位置错误。庞统事先并不知晓落凤坡有伏兵。

正史记载:庞统打雒城中流矢身亡(流矢≠伏兵),后来庞统被安葬之处被称为“落凤坡”。

雷点:前面说了,庞统就是个雷。

个人评价:编剧是不是以为庞统这样献身能够拔高其身份?

剧情点32:取西川

新三国:劝降马超的成了诸葛亮。册封五虎上将的时间被提前,关羽不服马超。此外,删减了许多攻城戏份。

演义描写:五虎上将系打下汉中后册封,此时关羽依然不服马超。劝降马超的是刚刚投降的李恢。

正史记载:五虎上将系虚构,关羽不服的是黄忠。

雷点:把军师的信抄上五十遍!

个人评价:我算知道关羽为什么被叫做B王了。

剧情点33:攻打汉中

新三国:同样删减了很多攻城戏份(这导致张飞的形象被严重贬低)。夏侯渊成了曹操识破刘备围点打援后故意牺牲的棋子。此外增加了很多曹操和司马懿之间的心计。

演义描写:夏侯渊是被偷袭死的,司马懿此时戏份依然不多。

雷点:曹操!!!

个人评价:我是这么以为的,众所周知很多人的《三国》在诸葛亮、刘备甚至关羽死后就结束了,但是司马懿的高光时刻是在后期,所以编剧想把司马懿的高光时刻提前?然而还是那句话,人物成长性,成长性!

剧情点34:耿纪纵火叛乱(讨汉贼五臣死节)

新三国:耿纪纵火叛乱是在曹操称王,逼死荀彧后,耿纪等人策划的叛乱。此外,还上演了曹丕曹植救驾与否的心计。另外,金祎之名被程昱错读作“金伟”。

演义描写:此事件发生时,荀彧已经死去很久,连伏皇后都凉了。救火的主要是曹休和夏侯惇,和曹丕等无关。

正史记载:叛乱参与者有差异。

雷点:这一个桥段是老三国没有拍的内容,按理说它去描述这一部分的话可以创新得很好,但是还是过分阴谋论化了。

个人评价:一个十分可惜的补充桥段。

剧情点35:单刀赴会

新三国:关羽轻视吕蒙(这是为了吕蒙追杀关羽作铺垫),鲁肃在会后得病,后来去世。

演义描写:关羽和吕蒙关系不明,鲁肃的病逝剧情比较突然,和单刀赴会无关。

正史记载:单刀赴会是鲁肃提出的邀请。

雷点:我是不会客气的。来,换大盏!

个人评价:B王名不虚传。

剧情点36:水淹七军

新三国:于禁庞德不和的情节反而不展示了。关羽的狂傲高到极点。放毒箭的成了庞德。

演义描写:于禁庞德不和,下寨问题出现差错,导致水淹七军。另外庞德虽然确实放冷箭攻击了关羽,但导致关羽中毒的那把箭不是庞德放的。另外关羽对庞德是很敬重的,庞德死后,关羽还厚葬了他。

雷点:那好啊,他过江我也过江!

个人评价:B王巅峰。

另注:关于庞德之子庞会杀关羽后人全家一说,存在以下疑点:

①这一说法仅见于王隐《蜀记》,但本书全书尊曹贬刘。那么我写一部个人倾向很重的史书,举个例子,我是不是可以写“曹操救徐州军民于水火,摆脱陶谦迂腐统治”?

②邓艾下令破蜀后安抚官民,庞会此举属于违抗军令。

③庞会在蜀汉灭亡时年龄至少为46岁,而关羽后人在蜀汉灭亡时活着的哪怕是关羽的孙子,估计也已经五十多了。

④季汉朝野对关羽及其后人可谓敬重至极(关羽后人关彝在蜀汉灭亡时仍是汉寿亭侯,三国演义有说,可作为参考),在这种情况下庞会杀关羽满门可谓诸多不利。

⑤庞会随军南征,仅在《钟会传》中有描述,其地位应该并不高,也不太可能会会被允许这么做。

综上我本人对此事持质疑态度,我更觉得这是一个突出强调魏国野蛮粗暴,蜀汉关羽满门忠烈的一个演绎。而此事本身在业界也是一个争议话题。

剧情点37:走麦城

新三国:吕蒙追击关羽、关羽败逃的方位完全错误。孙权等已下令禁止杀死关羽,但吕蒙与关羽私仇严重,故抗命围攻关羽。关羽坐看关平、周仓等战死(是真的坐看),然后自刎,头颅被吕蒙斩下,吕蒙回城邀功,后被毒死。后来陆逊也因此辞职。此外,曹操也令曹彰等不要杀死关羽。

演义描写:走麦城后,周仓留守麦城,后关羽逃亡失败被擒,因孙权主簿左咸建议,而被斩首。关平一同死去,周仓得知关羽死讯,自杀。吕蒙在庆功宴上被关羽附体夺魂。

正史记载:吕蒙在关羽死后确实染病,病发时孙权对吕蒙照顾甚贴心。

雷点:两分钟读条自尽。

个人评价:关羽之死是许多人心中的意难平,新三的关羽临死前就俩字,装逼。

剧情点38:张飞之死

新三国:范疆张达投降东吴后,被孙权监禁。

演义描写:范疆张达投降后被重赏,虽然后来还是被送到刘备那儿被凌迟了。

正史记载:范疆张达投降后被重赏,无下文。

雷点:尿裤子了。

个人评价:不否认张飞本人性格确有缺陷,但是新三无限放大了张飞的鲁莽。此外张飞您说要的白旗白甲,在开局的全景镜头里……好像挺全的啊……

剧情点39:曹丕篡位

新三国:众臣劝进近乎逼宫。刘协退位后,在前往封地的路上和曹节一起沉船自杀。

演义描写:杀玉玺官确有其事,而且当时情况更加剑拔弩张。确实有死讯讹传称刘协已遇害,但毕竟是讹传,刘协在公元232年去世,比曹丕还晚死。

正史记载:刘协死于公元232年。

雷点:小学生读课文。

个人评价:不知道在这里突然拔高刘协的形象和“悲壮感”是为什么。有人说刘协读诏书的语气是故意的,但问题是,你再怎么故意,断句总得断对吧?而且,你这么故意,到底是在故意个什么劲?刘协好赖也是个皇帝,是个山阳公,就这点气节?您连自杀的勇气都有,何不高贵乡公一次呢?

剧情点40:夷陵之战、刘备之死

新三国:八阵图是陆逊自己破的,后因诸葛亮的暗示,陆逊退军。诸葛瑾来劝说刘备修好东吴,被骂走,临走前提醒诸葛亮“功高震主”要小心。刘备临终前劝李严不要与孔明作对。

演义记载:八阵图是黄承彦帮陆逊破的。李严和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此时无二人争斗相关的描写。

正史记载:实际上陆逊为防曹丕进兵,主动放弃了大军追杀。

雷点:刘备飞剑斩将。“莫非朕不知兵吗”。

个人评价:感情抒发全靠吼,这个乱象是从谁开始的?

剧情点41:曹丕伐吴

新三国:曹丕伐吴的真实原因变成了曹丕自知自己病重,想要建功立业。

演义记载:曹丕伐吴没那么多心计。而且曹丕是死于肺结核,以当时那个医疗条件,肺结核撑三十年看不出问题的话,全许昌都快被感染透了。

雷点:朕!年近四旬!岂能坐等十年!!!

个人评价:草率,十分草率。而且平五路、打孟获的桥段也全没了。

剧情点42:孔明北伐打曹真

新三国:诸葛亮全程吊打曹真,且曹真形象像极了八百年脑血栓。后来诸葛亮攻破陈仓,曹真被追杀坠马,后来司马懿来援救,结果曹真被司马懿拍死了。此外收姜维的桥段被删减了。

演义记载:曹真的确败绩不少,但并不是那么不堪。而且曹真和司马懿关系并不差。后来曹真是被诸葛亮写信气死的。

正史记载:曹真顺利抵御了诸葛亮北伐,后来因病回到都城,并在都城去世。

雷点:化骨绵掌司马懿,八年血栓曹子丹。

个人评价:曹真的演员名为赵晋,还是本人老乡,我看了他的其他作品,表现不算差,但是这个曹真实在是……所以说好演员也救不了烂编导。

剧情点43:空城计

新三国:司马懿退军是因为听出了诸葛亮要自己小心“功高震主”一事。

演义记载:司马懿的确是被诸葛亮吓到了。

正史记载:诸葛亮没干过这事。

雷点:阴谋论。

个人评价:诸葛亮死于234年,司马懿249年高平陵之变,如果真的因为功高震主想杀司马懿,十五年时间挑哪天杀不行?好吧就算不是十五年,曹叡239年去世,咱就算曹爽五年架空司马懿吧,这五年随便找个借口弄死司马懿有任何困难吗?

剧情点44:孔明北伐打司马

新三国:张郃称张苞的父亲张飞为“手下败将”。司马懿女装和火熄上方谷事件顺序颠倒。此外李严和诸葛亮的不和被体现。

演义记载:张郃在瓦口关被张飞吊打。另外李严的确因督粮不力被贬,但和诸葛亮的不和无关。

雷点:阴谋论。

个人评价:我不评价。

剧情点45:秋风五丈原

新三国:孔明临终试探魏延。并设计杀死魏延。魏延在孔明灵堂被杀。李福问话的桥段也被删去。

演义记载:孔明对魏延早有杀意。魏延造反后中计,被马岱杀死于汉中。

正史记载:魏延因与杨仪不和,被谗言杀害。魏延与孔明、刘备关系都不差。

雷点:司马懿撒泼。

个人评价:同样,秋风五丈原的悲凉感不亚于关羽走麦城,但是这又拍了个啥。

剧情点46:高平陵事变

新三国:曹爽在之前的戏份中表现都不差,突然被剧情杀。出现了一个名为“静姝”的,曹丕派去监视司马懿的间谍。

演义记载:静姝事件系杜撰。曹爽一直就不行。

雷点:曹爽突然智商下线。

个人评价:和魏延一样,曹爽算是新三国里极少数脑子正常的角色,但是剧情摆在那儿他必须在这时候死,那就在这时候变成弱智——我这么揣测的,是这样吗?

剧情点47:九伐中原及其后

新三国:没了

演义记载:九伐中原、司马昭弑君等桥段依然相当出名。只是或许对许多人来说,秋风五丈原之后,三国演义也就彻彻底底结束了。

雷点:没了,就是最大的雷点。

个人评价:详略不当的典范,掐头去尾让新三国单薄了许多。

结论:这三十八个剧情点可以说是贯穿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始终,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编剧,导演,您又是怎么改编,并标榜这是“历史剧”的呢?何况还有更为人诟病的服化道和滤镜了。

一些杂谈

一 关于一些新三切片中提到的“铺垫”

我为了做这个对比,把新三系统地看了一遍,我发现有弹幕、评论等等地方说新三有很多地方通过一些细节做了铺垫对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踩背:官渡之战曹操拉倒士兵踩背上车,兵退斜谷司马懿主动让曹操踩背上车,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踩曹爽背羞辱曹爽。说这是一条暗线。

②蛐蛐:陈宫弃蛐蛐,刘禅恋蛐蛐,曹丕摔蛐蛐。特别是后两者,经常拿来对比曹丕和刘禅的前途。

③背书:刘禅到他爸死了也背不下一篇《高祖本纪》,司马炎相对流畅地背诵《螳螂捕蝉》。

且不说这些内容本身存在逻辑问题(比如司马炎的年龄)。现在有很多人觉得所谓的细节就是那些让人难以发现的犄角旮旯的东西,恰恰相反,细节细节,要细才叫细节,曹髦带着先帝的铠甲讨伐司马昭,这个叫细节,张飞随诸葛亮进川前关张作别,这叫细节。新三的这一手笔约等于我写篇流水账,然后每隔几个月我写一句“我做的面条更淡了”,然后我说,看,这是细节,这体现了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连面条的咸淡都不在乎了,你们觉得这叫细节吗?

二 关于恋爱戏

恋爱戏本身在三国里并不是一个禁忌话题,但是要看恋爱戏的内容是什么。《三国》这部戏里,哪些角色适合恋爱呢?私以为有这么几位:

刘协&伏皇后:这一对相濡以沫,共同对抗曹贼,最终虽然BE了,但是可以拍得轰轰烈烈。

刘备&孙夫人:虽然是被美化的政治联姻,但是看看老三的表现。

周瑜&小乔:作为周瑜小儿的头号情敌,我很不服气,但是没办法,祝我来生穿越到东汉末年的时候能提早下手绑走小乔吧。

曹丕&甄姬:这一对虽然后期曹丕出轨了,但是甄姬辅佐曹丕的过程也是很值得刻画的。

等等我没提到的一些人物。

但是新三的恋爱戏是什么样的呢?

吕布&貂蝉:这一对我前面说过了,一个正常的貂蝉不可能喜欢上吕布的。

秦庆童&云英:这一对在原著中没有实锤通奸,在新三里实锤了,这导致秦庆童和苗泽画等号了,实际上不一定,秦庆童存在被冤枉的可能,如果秦庆童被冤枉了,董承就也挺活该的。

刘协&董贵人:新三把董贵人和伏皇后合二为一了。

刘协&曹贵人(为和宦官曹节区分,这里用三国演义里的称呼):这一对驼子里拔将军算是勉强能看的,但是加戏加得没有什么意义。

刘备&孙尚香:林心如人格分裂,刘备光棍戏寡妇。

苗泽&李春香(新三称为香君):这对的戏跟央水潘金莲洗澡差不多的多余。

司马懿&静姝:静姝是一个工具人,为了表现司马懿的隐忍而设计的,但是编导对司马懿的理解就有问题,没有任何理由证明司马懿打一开始就想要造反。曹丕想要监视司马懿也没有必要直接送一个老婆出去。一座宅子,几个细作,足矣。

可以看出新三重点描写的恋爱就是吕布和貂蝉,在最不应该恋爱的这一对上加恋爱戏,完全背离三国演义主旨。新三可以加恋爱戏,完全可以,我前面也举了例子了。

三 角色崩坏谁之过

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编导和演员都有锅,可能编导锅更大一些。

我们看看新三的演员表,我举十个例子,可以发现新三找的这些演员,他们不是没有演技的。

刘备——于和伟。这个角色在《一出好戏》里塑造的张继强还是挺不错的。

关羽——于荣光。不多说,“一个月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啊”!

张松——刘亚津。上官云顿,相声艺术家。

庞统——杜旭东。神医喜来乐里的孟庆和。

孙策——沙溢。这个不多介绍,葵花点穴手!

董卓——吕晓禾。饰演谢晋的作品《高山下的花环》的男主,非常不错。

孙夫人——林心如。对于不少90后甚至00后来说,林心如甚至可能是很多人的电视初恋。

诸葛亮——陆毅。其实陆毅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少年包青天》。

司马懿——倪大红。他在《磨坊女人》里主演的老井台挺不错的,可是后来戏路走窄了,不是演苏大强这种刻薄人物就是演严嵩这种奸臣。其实以倪大红的扮相,我觉得黑白通吃没问题。

张飞——康凯。这个角色我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要重点说。康凯在新三国里的辣眼表现使得他背了不少骂名,实际上康凯的资历真不浅,早在2005年,康凯在《哑巴新娘》里扮演的薛致远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就算是同时期,新水浒里的李逵,康凯的演绎也至少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我说康凯的这些亮眼戏份不是为了洗他在新三背负的骂名,恰恰相反,这口锅在他曾经的亮眼下,更要让他好好背着,背紧了,绝对不能甩掉。

这10个演员,我觉得没有一个没有演技的,就连最被大家吐槽的康凯,也有《哑巴新娘》里很出色的演绎。你能说是演员能力问题吗,好像不太行。

那是什么呢?态度问题?

我给大家出几道题,大家试着作答一下。

如果掀桌子的是李靖飞老师,你觉得他演出来什么效果?

请想象陆树铭老师自信地说“他过江我也过江”的画面。

有请鲍国安老师朗诵二言绝句《短歌行》。

照着一个烂剧本演,你就是把本人复活了也救不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一个负责任的演员对待一部剧本应该是怎样的?

我们回到那三个问题。

如果拍摄央三之前,李靖飞老师看到的剧本是张飞掀桌子,他将作何反应?

如果陆树铭老师背台词的时候看到“他过江我也过江”,会不会向孙光明导演提出反对意见?

鲍国安老师有什么胆量在央三拍摄现场表演二言绝句?

一个负责任的演员对待一部不好的剧本,是应该勇于提出反对意见的,如果谈不拢就罢拍走人,没有问题,到时候戏拍出来会证明谁对谁错。显然新三这些主演似乎没有这个胆气。我不知道当时的演艺圈是个什么玩意,但是无论如何,客观上这些主演们是在助纣为虐的。

顺带一提,哪怕高希希,他曾经编导的几部戏竟然还有蛮中规中矩的。只可惜一部新三群魔乱舞,不客气地说,每个主演和编导都难辞其咎,只是责任大小的区别罢了。

看在up这么闲得慌整理了这些的份上,给个三连不过分罢?

关键词: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动漫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